requestId:68815cd9767c79.12546199.
中國網訊(記者 鄭亮)黝黑的皮膚、粗啞的嗓音、超過一米八的個頭,雪白的牙齒再加上燦爛的笑容,這是我們對這位康巴漢子的第一印象。1972 年生的江吉村作為第三批全國老中(藏)醫專家經驗繼承人,長期從事藏醫藥臨床、教學、科研、制藥、管理等工作。也是目前國內為數不多的掌握“仁青佐塔”煉制技術的藏醫藥專家之一。包養網他總結了多種疑難疾病的獨特療法,擅長包養網診治包養早期消化系統癌癥等內科疾病和中風、癱瘓等神經疾病,平均年診治來自全國各地的患者近萬人次。在國內同行中有較顯著的聲譽,是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南派藏醫藥”代表性傳承人,是該領域的領軍人物。
作為今年新當選的全國人大代表,江吉村來北京以前為了藏醫藥的發展以及藏醫藥走出高原、走出藏區做了很多基礎性的調研工作。他說現在藏醫的包養醫療包養網機構體系建設在國家的重視下已經比較好了,州、縣一級基本都有自己的藏醫院,其中縣一級建的相對較好。在2017年,甘孜州有80%的鄉鎮衛生院也有藏醫的醫療機構。作為甘孜州藏醫學會的秘書長,江吉村表示越來越多的人愿意接受藏醫治療,但來高原求醫卻有很多制包養約的因素,首先是高海拔;第二是路途遠;第三就是病人身體狀況不能承受求醫的長途跋涉,身體受不了。所以,他希望以成都為中心建立四川省的藏醫院,滿足更多患者看病的需求。
“為了滿足四川及周邊地區廣大群眾對藏醫藥服務不同層次的需求,推動包養四川建設中醫藥強省的戰略目標,建立政府主導的公立的、非營利性的四川省藏醫醫院是眾望所歸、大勢所趨的一件好事包養。多年來,四川省衛計委、中醫藥管包養理局高度重視四川省藏醫醫院的組建工作,四包養網川藏醫界認真努力,相關單位支持配合,社會各界積極響應,為建立四川省藏醫醫院營造了良好的社會氛圍。成立四川省藏醫醫院不僅能在培養藏醫藥專業人才、加強藏醫藥文化傳承、支持藏醫藥科技創新、推進藏醫藥產業發展、促進民族團結、維護社會穩定等方面發揮積極作用……”——選自江吉村《關于成立四川省藏醫醫院的建議》
江吉村出生于甘孜州得榮縣一個普通的藏族家庭,母親是鄉村教師,父親是退伍軍人,從小江吉村便傳承了“清白謙正,誠信包養網待人”的品質,對待工作更是一絲不茍。1991年,從甘孜州衛校畢業后,他被分配到家鄉最偏遠的一所衛包養生院工作,當時由于工作的包養網地方不通路,江吉村只能靠人背馬馱的方式采購、采集藏藥。工作中江吉村用熱情感染患者,讓他包養網們接納、信任自己。行醫過程中,江吉村始終踐行著“以病人為中心”的行醫準則,認真對待每一位患者,對于一些家庭困難的群眾,他還主動為患者墊付押金,募捐醫藥費。良好的醫術醫德讓他漸漸贏得了患者口碑,來就診的人紛紛夸贊:“江醫生對我們特別好,就像自己的家人包養一樣”。
1994年,江吉村被調到甘孜州藏醫院,在隨后的行醫歲月里,他從一名鄉村醫生成長為甘孜州藏醫院副院長,包養成為遠近知名的藏家“好門巴”。職位變高了,工作環境變好了,但江吉村的初心卻從未改變,依然牢記自己的家規“清白謙正,誠信待人”。
工作中的江吉村為了讓藏醫藥能夠走出高原,非常重視人才的培養,他先后培養了各級包養網藏醫藥人才360余名,其中國包養家重點胃病專科學術技術繼承人3名包養,甘孜州藏醫藥學術技術帶頭人2名、全省第五批老中醫藥專家學術經驗繼承人2名。在2015年,他還被聘為成都中醫藥大學碩士研究生指導老師。目包養的就是為了讓藏醫藥能夠后繼有人,走出高原。
江吉村表示,現在藏醫藥發展最大的阻力就是在人才的建設,2017年的統計表明現在全州20家藏醫院里面藏醫專業的工作人員只有426個人,引進人才難度非常大。根據江吉村的調研,全國培養包養網藏醫人才的學校并不多,青海、西藏有但是引不進來,成都中醫藥大學跟西南民族大學雖然也有一些藏醫的專業,但是數量很少。因此除了依靠學校,醫院層面的培養變得非常重要。同時醫包養網院還把民間的藏醫召集起來進行專門的培訓,通過衛生部門的考核后充實到藏醫的隊包養伍中。
除了注重人才培養,江吉村還非常注重醫療扶貧工作的開展。他從微薄的醫院利潤里拿出錢來開展扶貧工作,帶領醫院與貧困村開展“結對認親”活動,將貧困戶帶到醫院里來就診,對貧困戶根據情況減免醫藥包養網費,并開通就診綠色通道。同時,他們還對貧困戶里的大學生進行資金扶持,對新考上的大學生每人資助3000元,已經在讀包養的大學生每個人每年1000元,這樣的資助已經開展了好多年。江包養吉村還帶領醫院對州內的寺廟僧侶進行扶持幫助,從2包養網015年開始,四川甘孜州藏醫醫院同幾個縣的寺廟開展 “同心同向”的項目,跟僧侶同心包養網,跟扶貧同向。
當選為新一屆全國人大代表,這樣的使命落在身上,江吉村既榮幸又包養網深感到責任重大。他說自己這么多年一直是一個醫生,整天都跟病人打交道,現在除了治病救人,還要學習如何當一名合格的人大代表,學習如何履行包養網好自己的代表職責。要盡己所能,為當地群眾多辦實事。并且在藏醫藥發展和藏醫藥走出高原方面多想辦法,多提建議。對于未來五年的履職,江吉村充滿信心。
TC:sugarpopular900
發佈留言